歼-35隐形性能越传越有趣,称雷达反射截面积,大约是麻雀的手掌
央视等中国官媒在“福建”舰成功弹射测试歼-35隐形战斗机等舰载机以后,又披露了歼-35采用两个中推发动机提供强劲的动力,特别是指出歼-35采用新型隐身材料制作,让其雷达反射截面积甚至比人的手掌还小,引发了国外相关军事网站的高度关注。
央视等中国官媒在“福建”舰成功弹射测试歼-35隐形战斗机等舰载机以后,又披露了歼-35采用两个中推发动机提供强劲的动力,特别是指出歼-35采用新型隐身材料制作,让其雷达反射截面积甚至比人的手掌还小,引发了国外相关军事网站的高度关注。
央视等中国官媒在“福建”舰成功弹射测试歼-35隐形战斗机等舰载机以后,又披露了歼-35采用两个中推发动机提供强劲的动力,特别是指出歼-35采用新型隐身材料制作,让其雷达反射截面积甚至比人的手掌还小,引发了国外相关军事网站的高度关注。
当一架战斗机的雷达回波在屏幕上显示得比人的手掌还小时,空战规则正在被重新书写。央视《军情时间到》栏目近日揭开了歼-35隐身性能的神秘面纱,其雷达反射截面积小于0.02平方米的量化表述,不仅打破了业界沿用二十年的“高尔夫球标准”,更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隐身技术领
本文是马来西亚《亚洲国防安全》网站于2025年9月28日发布的一篇文章,由本人翻译、编辑并分享给大家。翻译此文章只是为了转述外国人员表达的一些看法,并非本人观点,希望大家能够理解。
日前,央视《军情时间到》栏目发布了一条极具震撼力的信息:作为隐身战斗机,歼-35系列的低可探测性不仅源于其特殊机体外形,更得益于我国独有的“超材料技术”。